7月29日,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中建海峡主办的“古城保护古厝修复”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研讨会在福州三坊七巷成功召开。
作为助力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和福州三坊七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之一,会议发布了三坊七巷的最新研究著作《三坊七巷修缮技艺》。
该书由中建海峡编著,依托由公司实施的三坊七巷历史建筑修复工程BT项目,系统性地总结了其在修缮过程中所承载的传统技艺,从壳灰、乌烟灰等福州特有传统建筑材料的配制,到建筑石材的人工凿剁,按修缮工种独立编写各章节,分别从木作、瓦作、石作、漆作分工种详述相应的修缮技艺,是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唯一一本从古建修复角度介绍三坊七巷的书籍,对后续福建省古建筑施工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研讨会上,福建省住建厅*组成员、副厅长蒋金明,福州古厝集团董事长严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胡永旭,中建海峡*委书记、董事长林向武等分别致辞。
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本书主编王耀介绍了新书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
同时,会议还发布了省住建厅科技与设计处处长陈仲光博士《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复兴》一书。
通过线下沙龙、线上连线的方式,集结了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文物局、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新加坡规划师学会、华侨大学等国内外多名专家共同讨论历史文化保护的观点和案例分享。
住建部科技司名城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胡敏和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骥才以视频的形式发言,充分肯定了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工作和本次会议召开对福州市古厝修复、三坊七巷申遗的重要意义。
作为福州重要城市地标,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集地,明清至民国走向辉煌,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在近代还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之称,一直以来都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
上世纪90年代,担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亲自到三坊七巷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开启了三坊七巷文化保护的先河。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按照历史格局对三坊七巷进行恢复原貌和修缮保护,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得以保存下来,并重新焕发新生。
中建海峡也以三坊七巷修缮工作为原点,先后承接了福建省15个重要的古建筑修缮项目,为当地文脉传承做了积极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